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群导航
南昌航空大学
党政管理
党办校办
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纪委
统战部
机关党委
学工处
心理咨询中心
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技处
计划财务处
招生就业管理处
审计处
后勤管理处
基建处
国资处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离退休处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群团机构
校团委
工会委员会
教学机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航空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航空宇航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体育学院
土木与交通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法学院
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
软件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民航学院(飞行学院)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
创新创业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
孝彭书院
教辅科研
招标采购中心
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现教与信息中心
图书馆
档案馆
校医院
附属学校
昌航资产公司
分析测试中心
物理实验中心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
搜索
×
搜索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
网站首页
本馆概况
档案馆简介
机构设置
队伍建设
岗位职责
发展规划
馆藏介绍
政策法规
法律法规
行业标准
规章制度
业务指导
服务指南
信息查询
编研成果
学术园地
纵横昌航
昌航拾趣
昌航大事记
文明校园创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纵横昌航
>
昌航大事记
>
1978年大事记
1978年大事记
昌航大事记
2022年大事记
2021年大事记
2020年大事记
2019年大事记
2018年大事记
2017年大事记
2016年大事记
2015年大事记
2014年大事记
2013年大事记
2012年大事记
2011年大事记
2010年大事记
2009年大事记
2008年大事记
2007年大事记
2006年大事记
2005年大事记
2004年大事记
2003年大事记
2002年大事记
2001年大事记
2000年大事记
1999年大事记
1998年大事记
1997年大事记
1996年大事记
1995年大事记
1994年大事记
1993年大事记
1992年大事记
1991年大事记
1990年大事记
1989年大事记
1988年大事记
1987年大事记
1986年大事记
1985年大事记
1984年大事记
1983年大事记
1982年大事记
1981年大事记
1980年大事记
1979年大事记
1978年大事记
1977年大事记
1976年大事记
1975年大事记
1974年大事记
1973年大事记
1972年大事记
1971年大事记
1970年大事记
1969年大事记
1968年大事记
1967年大事记
1966年大事记
1965年大事记
1964年大事记
1963年大事记
1962年大事记
1961年大事记
1960年大事记
1959年大事记
1958年大事记
1957年大事记
1956年大事记
1955年大事记
1954年大事记
1953年大事记
1952年大事记
1951年大事记
1978年大事记
2
月
△2月,吴纯素被推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3
月
△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科学大会。我院吴纯素被推荐参加大会,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5
月
△5月29日,第三机械工业部转发教育部《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决定增设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以南昌航空工业学校为基础建设。设置:航空铸造、航空锻造、航空焊接、航空材料及热处理、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航空机械加工等6个专业,规模1500人。自7月1日启用新印章。
6
月
△6月5日,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吕东来院检查工作,对学院的建设和“揭批查”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6月8日,中共江西省委调张井夫任学院副院长。
7
月
△7月27日,江西省下达1978年调整后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南昌航院招生320名。后又增加大专班30名。本年度实际招生356名。
8
月
△8月24日,学院遵照教育部和国家计委《关于进行高等学校专业调查和调整工作的通知》精神,提出我院专业调整方案,除教育部已经同意设置的6个专业外,计划逐步增设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无损检测等专业。
10
月
△10月8日,中共江西省委决定,陆孝彭兼任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院长,李士弼任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本禄、孔祥林任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副院长。
△10月19日,举行学院成立暨开学典礼,第三机械工业部、江西省委、南昌市委的领导及有关大专院校和兄弟单位的代表前来庆贺。党委书记李士弼,院长陆孝彭分别在大会上讲话。
11
月
△11月17日,第三机械工业部下达《关于编制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改建设计任务书的通知》。确定培养学生规模:在校学生总数3000人,专业设置与学制:近期设航空锻压、航空铸造、航空焊接、航空热处理、航空材料防护、航空机械加工、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无损检测、化学分析等9个专业。学制四年。
12
月
△本年度,学校招生356人,其中本科生326人,专科生30人;分配最后一届技工班毕业生350人,在校学生356人;有教职工1192人,其中教师190人;支出教育经费182万元,科研经费10万元,完成基建投资30万元;校办工厂生产摩托车933辆,产值646万元,获利润58万元。